协会积极参加2022年广州市社会组织交流大会
PAPT/
01
发布《广州市社会组织发展报告(2021)》
广州市社会组织研究院院长胡小军就广州市2021年的社会组织基本情况、发展形势、经验启示以及2022年高质量发展建议四个方面,总结过去,展望未来。目前,全市已有2万余个社区社会组织,每个街镇建成1个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,社区慈善组织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在此推动下也发展迅速。全市社会组织围绕广州、广东及国家发展战略,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前提下,深入参与社会面疫情防控,服务送达一线,甚至国外;构建广深社会组织“双城联动”机制;深入实施贵州东西部协作、西藏新疆对口支援、四川甘孜巩固拓展等七项活动。
PAPT/
02
公布2021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十件大事
大会公布了2021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十件大事。广州市社会组织管理局按照“突出重要性、注重导向性、兼顾全面性”的原则,按照对经济社会产生重大作用、群众认可度高、社会影响度大、网络参与度广等标准,通过公开征集、专家评审评选出2021年广州市社会组织十件大事。十件大事聚焦党的建设、品牌建设、社会治理、乡村振兴、疫情防控、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重点工作,集中展现了社会组织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魄力和能力。
PAPT/
03
广州市地方标准《社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规范》发布仪式
2021年,广州出台发布了全国首个《社会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规范》(DB4401/T139-2021)地方标准,202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。《防控规范》地方标准结合广州市社会组织两年来的实战经验,延续了《防控规范》团体标准的编制思路,针对不同类型、不同业务范围的社会组织参与疫情防控的场景进行合理规范,主体内容包括基本原则、防控管理机构、常态化防控、应急处置、防控参与、监督检查与评估改进等六部分。《防控规范》突出“常态化”和“应急性”,提升社会组织领域疫情防控的科学水平;兼顾“分类”和“统一”,明确社会组织内部职责要求,列出涉及养老服务、儿童服务、救助服务等重点相关社会组织防控标准,指导慈善组织、志愿服务组织、社会服务机构等类型社会组织发挥自身特长优势,参与社会面疫情防控;实化“自身防”和“外参与”,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面防控的积极作用。
PAPT/
04
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、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作“社会组织与共同富裕”主旨演讲
此文章原文来源于广州市社会组织联合会
END